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 > >正文

环球观察:观后评 | 迷人的,狂妄的,恐怖的,可悲的

来源:北京文艺评论    时间:2023-05-13 01:19:37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近期,北京评协组织文艺评论工作者代表赴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观摩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影像《直线偏执狂》。“观后评”栏目第五十二期选取杨歆迪、邬汶枝、邹艳萍、林晨的评论文章,从不同角度分享观剧感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影像《直线偏执狂》《直线偏执狂》剧照

该剧围绕上世纪纽约赫赫有名的城市规划者罗伯特·摩斯(Robert Moses)的故事展开。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摩斯作为规划者,左右着决策者,推动了高速公路、桥梁、公园及住宅等公共项目的大量兴建,极大地影响了纽约及美国其他主要城市的市政工程面貌。但与此同时,他的理念、武断专行的风格、留下的建筑遗产都引起了巨大争议,充满激辩的《直线偏执狂》邀请观众一起加入到众说纷纭的评说中。

解构很真诚

但仍很迷茫

杨歆迪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讲师)

《直线偏执狂》是一部野心十足的政治话剧,看似讨论了美国纽约的城市规划,矛头却直指英国社会当下面临的文化冲突和阶层矛盾。质朴的舞台设计烘托出剧作家关于性别与政治一体两面的严肃主题。

与偏执狂症状和权力意志如影随形的,是站在“城市规划师”摩斯对面的女人们:相伴三十年后分道扬镳的助理、走出学院即野心勃勃的实习生、维护社区大谈民主的“妈妈们”、搞砸了所在杂志社氛围最终移民多伦多的媒体人……她们既是戏剧表演的修辞,又是性别政治的答案。通过将女人们塑造得异彩纷呈,有关民主真相和政治权力的话题被进一步隐藏。中产阶级的短视曾经拯救了公园和休闲景点,也勉力维持着社区最后的体面。

在雄性力量逐渐衰老或只能依靠轮椅之后,对话双方的平等与沟通权利从何处获取?在所有喧哗中暗含的妥协或者进步都没能真正取代曾经偏执但顽强的意志。舞台对于强权政治的解构足够真诚,但也同样痛苦迷茫。唯一相似的,只有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身,无论它是永远无法建成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美国社区的未来通路,还是阳光海滩上母亲裙边的早餐篮。

摩斯到底在乎什么?

邬汶枝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

有幸参加了“北京文艺评论”举办的观摩活动,沉浸式观看了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影像《直线偏执狂》,该剧讲述了上世纪美国赫赫有名的城市规划者罗伯特·摩斯的人生故事。男主角摩斯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人物,无论是在影片当中,还是在真实的历史中。

一方面,他独断专行、偏执、冷漠、自私。“如果我碰巧在规划一条高速公路的最佳路线,而我需要砍掉一棵树,我就会砍掉这棵树。” 他对于自己制定的建设规划不允许任何人使用任何理由更改。在州长质问是否是他母亲替他赔偿了22000美元罚金时,他丝毫没有表现出歉疚感。同事生病、妻子玛丽住院都得不到他只言片语的关心。他用近乎无情的态度对待他身边的人。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专业的城市规划者,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在影片的第一幕中,罗伯特·摩斯近乎狂妄地“请求”纽约的权贵开放私有土地,以便在长岛建设美丽沙滩。虽然他注意到了当时人们对“闲暇”的需求,考虑了市民阶层的生活需求,但是他忽视公共交通,只为有车的中产阶级提供便利(尽管他认为自己始终秉持着“民主”的理念)。他闭目描绘长岛轮廓时,像极了一个偏执的主宰者,我想他根本不在乎市民需要什么,富人需要什么,穷人需要什么,他所做的一切规划只是为了完成他心目中勾勒出的城市轮廓,他执着于把城市建设成他理想中的样子。摩斯的建设风格曾经影响了一个时代,但是最终他的理念与他的人一样渐渐老去,直至被人抛弃,留下无数争议。

咆哮的理想主义者

邹艳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

相较于故事本身,《直线偏执狂》的卡司更令人惊喜和期待。

拉尔夫·费因斯是英国国宝级的演员和导演,代表作品包括《英国病人》、《辛德勒的名单》、《哈利·波特》等。他因主演《英国病人》获得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金球奖最佳男主角两项提名。在这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壮观爱情史诗中,他细腻动情的表演令无数观众潸然泪下。而《直线偏执狂》中拉尔夫·费因斯饰演的城市规划者罗伯特·摩斯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偏执狂,一意孤行的决策者。总而言之,无论是这个角色还是人物本身,都令人喜欢不起来。

在如今纽约市四通八达的干线、星罗棋布的道路背后,罗伯特·摩斯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名字。他是现代工业尤其是汽车的狂热拥趸,他坚信汽车是人类出行的未来,因此他要做的就是修路!修路!修路!不计一切代价地修路!

纽约北边著名的“跨布朗克斯高速” 就是摩斯的一大杰作。这条由摩斯规划的高速从东往西横穿了整个布朗克斯,也是美国第一条通过拥挤城市环境建造的高速公路。在摩斯看来,他所做的事情“罪在一时,功在千秋”,甚至他不觉得自己有“罪”。虽然修路使得贫民窟的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但是他仍然可以逻辑自洽、自我说服——不修路的话,流浪汉永远都是流浪汉。

摩斯美其名曰修建高速公路、桥梁和公园可以造福包括贫民在内的所有阶级,但其实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偏执狂——他独断专行,有厌女倾向和种族主义观念;他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熟视无睹,在妻子生病住院时还是一副高高在上冷眼旁观的姿态;他态度强硬,面对下属的商量探讨,他反唇相讥、不屑一顾。诚然,摩斯绝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伟光正”形象,甚至由于人物瑕疵、性格缺陷过于明显,以至于观众也会情不自禁与剧中的弱者站在同一阵线,深深地与之共情。

但正如编剧在采访中所说的:“仅为谴责而展现一个有缺陷的人物是不值得的,我们希望通过一部关于城市规划的戏剧来理解民主的纠结和不安。”改革必然会面临阻力,强硬的铁腕政策虽然显得不近人情,但却可以将效率拉满;民主的决议虽然充满温度,但众口难调,民主也不能被滥用。

罗伯特·摩斯是一个专断的偏执狂,一个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城市规划师,也是一个咆哮的理想主义者。在剧中,他一针见血地自我评价道:“你很清楚,人们或许不喜欢我,但他们需要我;当然,现在又开始流行讨伐我。因为我是那个十足的混蛋,推进了民主所需要却无法做到的一切。”

纵使他有千百般的不好,但至少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切中肯綮的——他是一个十足的混蛋。

谁能决定城市的走向?

林晨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

《直线偏执狂》是由编剧大卫·黑尔从罗伯特·摩斯的传记中提取属于舞台的素材后创作而成的。上半场写摩斯与权贵对抗,打开整个长岛,开放贵族私人所有土地的使用权给公众,最后却导致了贫民在纽约城消失。下半场写摩斯与中产阶级对抗,反对在华盛顿广场的中心开辟下沉式公路的中产阶级聚集了起来,共同反抗摩斯。

整部剧的布景较为简单,人物的动作也较少,剧的编排把重心放在了台词上,花了大量的台词来刻画摩斯的性格,如“不怕打战”、“脾气和智慧一样是武器”、“绝不损失强势的名声”等等,这些台词都展示出摩斯的铁腕。摩斯想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但不听取民众的意见,种种行为流露出高高在上的优越。剧的结尾处,摩斯又重复了开场时有关城市构想的台词,他望向远方,说要尽可能地向深处游去,与贯穿全剧的爱游泳相呼应,台词一出,让人忘掉了他的疯狂,只记得他的执着。他对横向高速公路的执念、他对汽车的乌托邦幻想似乎也能够理解了。

稍显遗憾的地方在于,剧一开场,雅各布就上场独白,坦陈自己原本对建筑并不感兴趣,但是在她思考人死后能留下什么以后,她就开始关注城市。然而在见面会一幕中,她的观点也没有得到充分阐释,也几乎不见她后来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相关声张。本剧早早地就抛出这个角色,在后面却没有圆清楚。

剧的上下两场分别从与摩斯共事的两位女士的视角来刻画摩斯,但重心其实还在聚焦在摩斯身上。剧的末尾,费努拉质疑摩斯当年是不是只想将公园开放给干净的民众,隔绝有色人种?但其实看完整部剧,感觉剧中的摩斯本人30年来并没有变化,只是环境在变,当大家想要反抗权贵时,摩斯建造公园和高速路的举动就站在了顺风的方位,这样的举动能组织革命,与大众合作,预防使用暴力,州长也和摩斯相谈甚欢。而后来风吹到了中产阶级一边,仍困在30年前想法的摩斯逆风而败。

费努拉争辩时,借摩斯妻子住院而摩斯依旧工作来引出她的观点,告诉摩斯应该放下手中的规划和地图,多看一看身边。这句台词以情动人,但是比起前面的各方利益的激励冲突以及摩斯想要切除城市病变组织的狂热,最后在此收尾,又显得有些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城市规划确实是一个难题,大众在看到规划诞生之前往往不能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与其说是城市需要生存就需要改变,不如说是权力需要改变来作为动力引擎。如果把追求进步作为城市的目标,那我们可能就会在寻求改变上走得太远而忘了初心,为了改变而改变,为了未来而活在未来,舍弃当下的生活体验,在处处都是噪音的城市中生活,随时可能有一道指令下来,让我们搬离已经生活出感情的社区。

权力需要变化,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广的空间,来为它的野蛮生长提供养分,这与只有几十年寿命的人类形成了矛盾。城市的“未来”与人当下的体验孰轻孰重,也许没人能给出一个完美答案,因为当规划开始进行时,就可能被更多的开发商的利益所裹挟,而规划者所设想的一个美好城市,也往往带有本人成长背景中的局限,遮蔽了其他人的想法。

《直线偏执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有关“正确的愿景与错误的行为方式”的故事。一个人认为的正确不见得就是其余人认同的正确,规划者与领导者追求的高效率并不一定是大众所追求的生活的样貌。摩斯说,如果考虑所有人的规划想法,往往做不成规划,因为想法永远是难以调和的,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大众对城市的想法是否存在一个最大公约数以及共同的愿景,或者是阶段性的一致。

总而言之,《直线偏执狂》一剧带给我的思考,比起局限在民族主义,也许更多在于城市规划,在于人与城市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规划者在图纸上的一个规划到底会影响到多少人的生活。

北京评协投稿邮箱:

beijingpingxie@bjwl.org.cn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